常壓露點和壓力露點的核心區別在于氣體所處的壓力狀態不同。簡單來說:
常壓露點:氣體在大氣壓力下測量得到的露點溫度。
壓力露點:氣體在高于大氣壓的實際系統壓力下測量得到的露點溫度。
一、核心概念和區別?
二、為什么壓力會影響露點?
這是理解兩者區別的關鍵。氣體的水分含量(絕對濕度)是固定的,但露點溫度會隨壓力變化。
加壓:當氣體被壓縮時,其單位體積內的水分子數量增加(所有分子被擠在一起)。因此,不需要冷卻到很低的溫度,水蒸氣就更容易達到飽和狀態并凝結。所以,壓力越高,壓力露點值也越高(但仍低于常壓露點)。
減壓:當高壓氣體被減壓到大氣壓時,氣體體積膨脹,單位體積內的水分子數量減少。因此,需要冷卻到更低的溫度才能達到飽和。所以,減壓后測得的常壓露點值會更低。
舉例說明:
假設一條壓縮空氣管道,其絕對含水量是固定的。
1.在管道內7 bar(g)壓力下測量,其壓力露點為5°C。這意味著在7 bar壓力下,只要溫度降到5°C,管內就會開始結露。
2.如果把這股空氣排放到大氣壓環境下,其壓力變為常壓。此時再測量,它的常壓露點可能低至-20°C。這意味著在常壓下,需要冷卻到-20°C才會結露。
這個例子中,5°C PDP和-20°C ADP描述的是同一股空氣不同狀態下的干燥度!
三、兩者如何轉換?
它們之間存在數學關系,可以通過公式或查詢轉換表進行估算。
常用近似公式:
PDP=ADP+(P actual?P standard)×K(更精確的轉換需要基于飽和水蒸氣壓力公式計算)
其中:
PDP=壓力露點溫度(°C)
ADP=常壓露點溫度(°C)
P_actual=實際絕對壓力(kPa/a)
P_standard=標準大氣壓(101.3 kPa/a)
K≈0.1°C/bar(一個經驗系數,可用于快速估算)
更可靠的方法是使用轉換表或計算器(無錫徽科特測控技術有限公司都提供在線計算工具)。
轉換表示例(估算):
四、在實際應用中如何選擇?
1.測量時:用什么露點?
必須測量壓力露點(PDP):如果你想知道氣體在管道或設備內部的實際工況,防止系統內結露腐蝕,就必須使用露點儀在線實時測量實際壓力下的露點。這是過程控制的核心。
測量常壓露點(ADP):通常是在將樣品氣體減壓并引導至一臺在大氣壓下工作的露點儀時得到的值。許多便攜式露點儀配套的采樣器就是干這個用的。
2.報告和標書時:用什么露點?
為了消除壓力變量,便于在不同系統之間比較干燥器的性能,行業慣例是統一使用“常壓露點(ADP)"來報告干燥度。
例如,干燥器規格上寫的“出口露點可達-40°C ADP",意思是:該干燥器出口的空氣,在減壓到常壓后測量,其露點溫度可達-40°C。
重要提示:在標書或技術協議中,必須明確注明是“壓力露點(PDP)"還是“常壓露點(ADP)",否則會引起巨大誤解和糾紛。
總結: